城市雕塑(urban sculpture ),立于城市公共場所中的雕塑作品。它在高樓林立,道路縱橫的城市中,起到緩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帶來的擁擠、迫塞和呆板、單一的現(xiàn)象,有時也可在空曠的場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。
作為歷史悠久、魅力獨特的藝術形式,雕塑因其強烈的視覺效果、蘊含的深厚感情及不朽的藝術生命力獨立于世。城市雕塑是雕塑藝術的一種表現(xiàn)形式,也是一種公共空間的造型藝術,除了需投入雕塑家個人的技藝、感情外,還需要與城市的公共文化相結合。因此,一件好的城市雕塑,不但本身就是令人贊嘆的雕塑作品,還可以反映所處城市的歷史風貌與地域文化,引起當?shù)厝说男睦砉缠Q。
城市雕塑的定義
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裝飾和美化。由于它的出現(xiàn)而使城市的景觀增加,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。因此,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嚴肅和慎重的,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門如市政廳或國家政府下令,由其下屬的有關美術或雕塑的組織具體負責籌劃、實施,通過招標或專門邀請某位或某幾位雕塑家進行創(chuàng)作完成。
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,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場所,如道路、橋梁、廣場、車站、碼頭、戲院、公園、綠地、政府機關等處,它既可以單獨存在,又可以與建筑物結合在一起。后者一般是作為建筑物的一部分,如高樓、廳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裝飾,和立于街心或廣場上的紀念碑等,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師合作完成。城市雕塑的題材范圍較廣,舉凡與該城市的地理特征、歷史沿革、民間傳說、風俗習慣、文化藝術、各行各業(yè)的杰出人物等有關聯(lián)者皆可創(chuàng)作并建立,有的甚至與此無關者,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給人以審美價值者也可以采用。優(yōu)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們視為該城市的市標。
城市雕塑的形式
城市雕塑在形式上有圓雕、浮雕,或獨立一處,或附屬于建筑物;或置于大庭廣眾之中,或隱于林蔭小路之上。在材料上有石雕、水泥、銅雕及其他金屬材料。城市雕塑一般都形體高大,氣勢恢宏,具有紀念意義,但亦有點綴場景,形體較小者。前者多建在廣場、車站、政府機關等重要的公共場所,后者多散置于公園、公共綠地、林蔭道等處。
悠久歷史
城市雕塑在西方具有悠久的歷史,且并不因時代和社會及國家的更迭而中斷。從古希臘、羅馬到中世紀、文藝復興及17、18、19世紀,直到20世紀,幾乎遍及各國的大小城市,成為城市建設及其文化的重要組成。在中國,雖然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,運至都城咸陽銷毀,并鑄成12個各重24萬斤的大銅人,排列在阿房宮殿前,但并不似西方那樣自覺將其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。在以后的漫長歲月中,也未出現(xiàn)類似西方的城市雕塑。
直到20世紀上半葉才在一些經(jīng)濟、文化比較發(fā)達的城市,如上海、天津、成都、廣州、重慶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雕塑。5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后,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(jīng)濟、文化的發(fā)展,城市雕塑在許多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(xiàn),其中不乏優(yōu)秀之作。在城市雕塑創(chuàng)作十分活躍的情況下,80年代初成立了全國城市雕塑規(guī)劃組和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,負責全國城市雕塑的規(guī)劃、籌備、協(xié)調及創(chuàng)作工作,從此中國的城市雕塑創(chuàng)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(fā)展時期。
城市中的室內外雕塑以及城市外的紀念地、游覽區(qū)、陵墓、橋梁、交通干線,以及商場、賓館等公共場所的大型室內外雕塑都屬于城市雕塑,也可以稱之為“公共雕塑”。在日本和美國等國家,還稱之為景觀雕塑、環(huán)境雕塑。
城市雕塑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某一個地區(qū)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以及文化發(fā)展領域。世界各地的商業(yè)街區(qū)、企業(yè)區(qū)、居民社區(qū)、旅游風景區(qū)、機場、碼頭等等,各種雕塑景觀調節(jié)著建筑空間的氣氛。除了一定數(shù)量的大型紀念性雕塑外,更多的是中小型的城市雕塑,它們位于城市的各個部位,一部分雕塑景觀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,但多數(shù)的雕塑景觀是獨具魅力的創(chuàng)作。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著城市的文化精神世界。
藝術家創(chuàng)造出的每一件雕塑作品,其本身所承載的實體性、凝練性、導向性和象征性特質,傳達的不僅是一種文化精神,同時也在構建一座自然環(huán)境、社會空間與人文生活之間相互融合的橋梁,使雕塑藝術在城市文明中綻放絢麗的光彩。